APP下载

开通会员
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,到底有什么区别?这下可算弄清楚了!
特色专题 来源:公众号 Lina财税说
关键词

#资产减值#固定资产#金融资产#价值恢复

答税平台
2025-08-20
(0)
阅读19
评论0
辅助功能:
【字体:
复制名称
收藏
下载Word
下载PDF
发送邮箱
文章纠错
打印

最近,老是有人给我留言说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不清,今天我们就用熊大熊二的故事,拆解会计中的两大“亏损兄弟”: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。

背景:熊出没森林里的“财务危机”
熊大和熊二在森林里开了一家“蜂蜜小铺”,一个管进货,一个管销售。这天,光头强跑来借钱,熊二爽快借出1000元;而熊大则囤了一批“特价蜂蜜”准备大赚一笔。没想到,这两件事最后都亏了钱——但亏法完全不同!

01

信用减值损失:借钱不还的“信任危机”

场景重现:
光头强拍着胸脯对熊二说:“强哥我诚信经营,借1000元买工具,一个月后连本带息还你!”熊二信以为真,结果到期后光头强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会计视角:
这笔借出去的钱,原本是熊二的“应收账款”(相当于森林里的“借条”)。但光头强赖账,说明这笔钱大概率收不回来了。这时候,熊二就得在账本上记一笔——“信用减值损失”!


核心逻辑:
别人欠你的钱(或承诺的回报),因为对方“耍赖”或“破产”导致收不回,这种因信用违约导致的损失,就是信用减值损失。

关键词: 对方违约、应收账款坏账、金融资产贬值。

02

资产减值损失:囤货砸手里的“价值缩水”

场景重现:
熊大听说“蜂蜜要涨价”,花500元囤了一吨蜂蜜。结果天气转暖,蜂蜜产量暴增,市场价直接腰斩到250元一吨!

会计视角:
这批蜂蜜原本是熊大的“存货资产”,但市场价格暴跌后,它们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成本了。这时候,熊大就得在账本上记一笔——“资产减值损失”!

核心逻辑:
你拥有的实物资产(比如存货、固定资产),因为市场变化或技术淘汰导致价值缩水,这种因资产本身贬值导致的损失,就是资产减值损失。


关键词: 存货跌价、固定资产老化、市场供需变化。

03

一图看懂两者的核心区别

对比项 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
对象
应收账款、债券等“别人欠你的钱”
存货、固定资产等“你拥有的东西”
触发原因
对方违约、破产(信用风险)
资产老化、市场价下跌(价值风险)
会计处理
计入“信用减值损失”科目
计入“资产减值损失”科目
能否逆转?
若对方后来还钱了,可冲回损失
资产价值恢复后,也可冲回损失

04

熊大熊二的“亏损总结”

熊二借给光头强的钱打水漂——信用减值损失(对方不守信用)。
熊大囤的蜂蜜价格暴跌——资产减值损失(资产本身贬值)。

通俗总结:
信用减值是“别人欠你的钱飞了”,资产减值是“你手里的东西不值钱了”。前者看“对方是否靠谱”,后者看“东西是否保值”!

下次再看财务报表,遇到这两个“损失兄弟”,你就能像熊大熊二一样,轻松分清它们的不同啦!

免责声明:
本文章中所含内容(含转载内容)乃一般性信息,不能视为由深圳答税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 “答税科技”)所提供的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,也不构成任何广告、推荐、要约、要约邀请、承诺和合同。答税科技对本文章所涉及的或从第三方转载的信息及数据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完整性和时效性不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,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本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及数据而造成的损失,答税科技均不承担责任。
评论
0/1000
0条评论

暂时还没有讨论信息

社群
【产品】交流群
加入
【财税】交流群
加入
精选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