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资产减值#固定资产#金融资产#价值恢复
最近,老是有人给我留言说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不清,今天我们就用熊大熊二的故事,拆解会计中的两大“亏损兄弟”: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。
背景:熊出没森林里的“财务危机”
熊大和熊二在森林里开了一家“蜂蜜小铺”,一个管进货,一个管销售。这天,光头强跑来借钱,熊二爽快借出1000元;而熊大则囤了一批“特价蜂蜜”准备大赚一笔。没想到,这两件事最后都亏了钱——但亏法完全不同!
01
信用减值损失:借钱不还的“信任危机”
场景重现:
光头强拍着胸脯对熊二说:“强哥我诚信经营,借1000元买工具,一个月后连本带息还你!”熊二信以为真,结果到期后光头强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会计视角:
这笔借出去的钱,原本是熊二的“应收账款”(相当于森林里的“借条”)。但光头强赖账,说明这笔钱大概率收不回来了。这时候,熊二就得在账本上记一笔——“信用减值损失”!
核心逻辑:
别人欠你的钱(或承诺的回报),因为对方“耍赖”或“破产”导致收不回,这种因信用违约导致的损失,就是信用减值损失。
关键词: 对方违约、应收账款坏账、金融资产贬值。
02
资产减值损失:囤货砸手里的“价值缩水”
场景重现:
熊大听说“蜂蜜要涨价”,花500元囤了一吨蜂蜜。结果天气转暖,蜂蜜产量暴增,市场价直接腰斩到250元一吨!
会计视角:
这批蜂蜜原本是熊大的“存货资产”,但市场价格暴跌后,它们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成本了。这时候,熊大就得在账本上记一笔——“资产减值损失”!
核心逻辑:
你拥有的实物资产(比如存货、固定资产),因为市场变化或技术淘汰导致价值缩水,这种因资产本身贬值导致的损失,就是资产减值损失。
关键词: 存货跌价、固定资产老化、市场供需变化。
03
一图看懂两者的核心区别
对比项 | 信用减值损失 | 资产减值损失 |
---|---|---|
对象 | | |
触发原因 | | |
会计处理 | | |
能否逆转? | | |
04
熊大熊二的“亏损总结”
通俗总结:
信用减值是“别人欠你的钱飞了”,资产减值是“你手里的东西不值钱了”。前者看“对方是否靠谱”,后者看“东西是否保值”!
下次再看财务报表,遇到这两个“损失兄弟”,你就能像熊大熊二一样,轻松分清它们的不同啦!


暂时还没有讨论信息